塔罗牌教学 节制与儒家的致“中和” 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2-02-18 09:35 节制中,大天使如同调酒一般,将两个杯子的水连续的倒至另一个杯中,代表着是一种淬鍊,一种提炼,有将物质精神扬升之力量,所以这张牌带有修练之意味,也代表着事情的方向往步步高升的地方走去。两个杯子处于不同的位阶,高低之差的整合,在团体当中,必然对事情有不同的见解,两人相处的关系当中,必然有价值观有所不同,而节制的力量,就是可以在不一致当中,找寻合作的关系,而将两端提升起来,也就是利用了这份弱点,将其整合到比两者原先更为高阶的状态。 其实节制牌与儒家倡导的“中和”有着极为贴近的意味。 “中”的观念在《中庸》里充分发展了。“中”很像亚里士多德的"黄金中道"的观念。有人可能把它理解为做事不要彻底,这就完全错了。 “中”的真正含义是既不太过,又不不及。比方说由华盛顿去纽约,停在纽约为恰好,走过去停在波士顿为太过,没走到就停在费城为不及。 公元前3世纪宋玉描写一位美女说:“增之一分则太长,减之一分则太短,着粉则太白,施朱则太赤。’” 这番描写是 说她的身材、容颜恰到好处。“恰 到好处”即儒家所谓的“中”。 冬天穿皮袄是恰好,夏天穿皮袄就不是了。所以儒家常常将“时”字与“中”字连用,如“时中”。 《中庸》说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” 情感完全没有发生的时候,心的活动就无所谓太过、不及,而恰到好处。这是“中”的一个例子。情感发生了,而无所乖戾,这也是“中”,因为“和”是“中"的结果,“中”是来调和那些搞不好就会不和的东西的。 一个社会也同样,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的一-切欲望和情感,都满足和表现到恰当的限度,这个社会的内部就达到和谐,安定而有秩序。 "和”是调和不同以达到和谐的统一。《左传昭公二十年》记载晏子(卒于公元前493年)的一段话,其中区分了“和”与“同"。他说,"和,如羹焉。水,火,醯,楚,盐,梅,以烹鱼肉”,由这些作料产生了一种新的滋味,它既不只是醯(醋)的味,也不只是醢(酱)的味。几种不同的东西要达到和,起形成统一时要按适当的比例,合在一起的各种身是达到和。这有没有比较像大天使调酒的意味? 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社会,是一一个和谐的在其中,各种才能、各种职业的人都在适当的位置,发挥适当的作用,人人都同感到满意,彼此没有冲突。 《中庸》说:行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..绝对与节制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文章分类:
塔罗课程
|